中山人才网>>中山资讯>>中山资讯
柔弱女子的“钢铁使命”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871次 发布日期:2019年9月23日


   王冰

“你们看,我们团队设计的这款专用集成电梯轴承从2003年研发成功后,已累计为公司创造产值3亿多元。”9月20日上午,在位于火炬开发区的盈科轴承公司生产车间内,看着这些“铁疙瘩”,盈科轴承公司总工程师王冰脸上露出笑容。

“小到剃须刀、自行车,大到汽车轮船,所有旋转的地方都要用到轴承。”王冰与轴承结缘已经37年,每当有人问她,一个女人为什么能在这个“冷冰冰”的行业坚持这么多年,她总是很朴实地回答:“我觉得我不是在坚持,因为我是在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

■坚守初心,深耕轴承行业37年

因为父亲是一名军人,小时候王冰梦想过当兵。读中学时经常去母亲工作所在学校的实验室,她又对穿白大褂的科研工作非常向往。1978年还是高一学生的王冰提前参加高考,全部志愿都填报了理工科;最终她顺利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就读机械工程专业。

1982年大学毕业后,王冰被分配到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这是当时中国轴承行业唯一一所国家级研究所,从这里开启了她深耕轴承行业37年的职业之旅。王冰从研究所配套车间的技术员起步,几年间就参与了不少国家级项目研发并获得了国家级奖项。

1990年,王冰的职业生涯出现重大转折。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她跟随丈夫一同南下,来到了中山市轴承总厂。“当时选择很多,但就是不舍轴承这个初心。当年广东与轴承相关的企业不多,而中山轴承总厂正好获得了国家级发展项目,还引进了德国生产线,所以我们最后选择了中山。”从研究所进了企业,王冰坦言落差很大,笑言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在洛阳做的轴承都是高精尖产品,而当时中山轴承厂产品主要是生产拖拉机、电风扇等农机配套零件。在巨大的落差面前王冰没有灰心,她从规范轴承制造工艺入手,制定了全套技术、工艺和质量管理文件。

1999年,中山市轴承总厂改制成为盈科轴承公司,王冰担任公司总工程师。“那个时候我们就确定了一个理念,要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不能靠生产低价产品,要依靠技术优势,必须走创新之路。”直到如今,这个理念还写在公司的荣誉墙上——“以创新引领需求 不断开发新产品 远离价格竞争 增强核心竞争力”。

2003年,欧洲一家高端电梯制造企业提出新型环保电梯产品设备采购需求,让王冰捕捉到了商机,她提出一种全新的构思:将轴承和电梯轮子合二为一,加多钢球,从而在小空间内实现承载能力提升。盈科轴承公司最终中标成为该公司此类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牢记使命,为实现轴承强国不断努力

2011年,盈科轴承公司里有了以王冰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工作室创新功能集成型专用轴承设计制造方法,为轴承行业解决多品种小批量轴承开发和生产管理老大难问题闯出了新路。2017年,“王冰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最特别之处,就是能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人员与一线工人坐下来一起讨论产品工艺和创新的可行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学历、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形成很多的碰撞,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王冰也被评为全国劳模以及广东省创新型劳动者的杰出代表。

王冰说:“只有脚踏实地,将一件件小事做好,每个人都坚守初心,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再大的梦想都能变成现实。”在盈科公司,从工程师到一线员工,都将创新和工匠精神放在首位。目前,盈科轴承公司技术团队有20人次参与1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200多人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数十人获得政府科技奖励。王冰的研发成果还获得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项,市(厅)级科技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3件。

王冰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带动轴承行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轴承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轴承行业的发展在产品、技术、发展战略与理念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现在只是轴承大国,还不算轴承强国。作为轴承人,我愿意为我们国家实现轴承强国梦想不断努力。”

(信息收集:中山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08.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山俊才网® 版权所有
中山人才网专注中山人才,服务中山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资源丰富的中山人才招聘网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